1997年,IBM的电脑深蓝首次战胜国象棋冠军卡斯帕罗夫,但深蓝只会下国际象棋;随着数据和算力的支持,经过深度学习的快速训练,谷歌阿尔法狗在围棋领域取得了对人类的胜利,但我们问“晚上吃点什么”这样最简单的人类逻辑,它就不知道如何回答了。
人工智能的落地和应用,一项基本常识是不存在所谓的通用人工智能,AI无法解决多种多样不同类型问题;所有的智能都是应用于某一特殊领域的智能,擅长单一方面的技能,即弱人工智能。
因此只有AI和某个行业结合,才能向前发展;人工智能可能会改变几乎所有的行业,而且是”行业+ AI“,而不是”AI+行业“。我们已经处于弱人工智能的时代,在这一轮AI融入场景的浪潮中,最先落地的行业是安防,以视频前端(即室外的IPC网络摄像机,对应的后端指室内的存储和服务器)采集为特征的安防已经构筑了一张真正的物联网,成为AI、AI芯片应用的必争之地。
为什么是安防+AI?
海量部署,需求强劲。2017年全球新增的摄像机大约在1.5亿只以上,使得视频监控由被动防御到主动预警的转变更为迫切。海量的摄像机会导致对类似于视频结构化、人脸、车牌、机动车、非机动车、人数、行为等人工智能的诉求会大大增加,人工智能在安防行业加速落地,海量的摄像机会对安防芯片以及带有AI功能的芯片有大量的需求。
更新换代,周期适度。电信行业的产品特点,基站研发周期5年,设备在网时长或固定资产生命周期5年;企业网行业的交换机研发周期1年以上,设备在网3年;而安防行业的产品研发周期短至3~9个月,设备在网2年。尽管也有因为产品质量优异而在网工作5年以上的佳话,但大部分安防产品比如IPC的行业惯例就是2年更新换代。这种换新速度,使得新技术的应用和迭代的最佳试验场景,当然也导致厂商竞争烈度大、洗牌快速。
图1:有着研发基因看似骄傲的队伍,在看似相近的行业,其实核心规律完全不同,过往经验往往是惯性和陷阱;在实践中能够从大流程到小快灵,脱下西装做泥腿子、走出实验室爬杆子才是技术落地的境界,是成功部署的真正骄傲
三个场景 成功在于需求和“地头力”
十年以前(2010年前后),安防的场景是平安城市,视频建设是看的见/网络化,联网标准从DB33标准到GB/T-28181,从 模拟、数字到网络。
五年以前(2013年前后),安防的场景扩展到智能交通,视频建设是看的清/高清化 , 清晰度D1→1080P→4K, 编码从H.264到H.265,成像技术 低照度→星光→超星光(曾经的“黑科技”,被中国庞大工业能力所白菜化,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间对动态目标成像,90%的案件发生在夜间)。
当前(2016年以来),视频的技术方向就是看的懂/智能化 ,基于深度学习的机器视觉分析,广泛应用人脸、车辆、结构化 。不仅仅是安全的属性,在最新的项目部署中,视频已经成功处理着市民的日常琐事,涉及大数据信息管理、应急指挥调度、事件处置分析、智能预警布控、社会服务管理等功能——十年前电信、IT行业一度流行的以WiFi、无线为核心定义的“智慧城市”无疾而终,今天看来是仅仅铺垫了信息管道,而真正的智慧城市在以视频为中心后实现了突破,这是令人振奋的第三场景。
这三个场景是逐级演进的。一个逐渐富裕起来的群体唤醒了安全意识,就产生了平安城市,有了“深夜撸串”的保障;之后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最大的新车消费市场在此诞生,我们的汽车社会就催生了智能交通,不再烦恼逃逸和套牌,并在尝试疏导拥堵;老城区人口的增加、卫星城市的建立,公民对于垃圾堆放、违停乱建甚至楼上楼下吵架的“琐事”更为敏感,就需要从管理到服务的第三场景。
这是大数据和弱人工智能一展身手的年代,不过环境也脱离实验室更为复杂,算法只是系统中的一部分,而且实践中的表现偏孱弱:从室内理论走向室外部署,任何在沙发上进行的AI打榜,都不如“脱下西装做泥腿子”,需要“深入田间地头”以业务流程不断对算法修正。商业模式可以有概率引来投资,但绝对无关企业持续经营的护城河,技术、产品和服务才是护城河。
转载请注明:杉德畅刷官网 » 人工智能如何成功部署:脱下西装做泥腿子,还要会爬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