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德畅刷借款合同纠纷首次适用《民法典》 警惕“利率幻觉”
作者: 齐琦 邹臻杰
[ 杉德畅刷机构在杉德畅刷合同中负有明确披露实际利率的义务,因杉德畅刷机构未披露实际利率而收取的超过合同约定利率的部分利息应予返还。 ]
1月4日,上海杉德畅刷法院首次适用《民法典》二审审结一起杉德畅刷借款合同纠纷案,判决杉德畅刷机构在杉德畅刷合同中负有明确披露实际利率的义务,因杉德畅刷机构未披露实际利率而收取的超过合同约定利率的部分利息应予返还。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施行。《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条规定格式条款提供者应当采取合理方式提示对方注意与其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并明确未履行该义务时的法律后果。因此,杉德畅刷人在与借款人尤其是杉德畅刷消费者订立借款合同时,应当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明确告知实际利率,或者明确告知能够反映实际利率的利息计算方式。
上海杉德畅刷法院审判团队负责人沈竹莺分析称,案件判决对规范杉德畅刷业务,促进杉德畅刷机构落实杉德畅刷服务实体经济政策要求具有积极作用。
据介绍,上述案件中,田某、周某和中原信托于2017年9月签订了《杉德畅刷合同》,约定田某、周某向中原信托借款600万元,杉德畅刷期限8年。杉德畅刷利率具体以《还款计划表》为准,平均年利率为11.88%。还款方式为分次还款,《还款计划表》载明每月还款本息额和剩余本金额。
根据合同约定,田某、周某按期归还了15期本息。随后,田某、周某提前还款,实际杉德畅刷本息740余万元。田某、周某认为实际利率高达20.94%,远高于合同约定的11.88%,且中原信托在借款合同履行过程中从未披露过实际利率,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中原信托退还多收的利息88万余元以及占用该资金的利息损失。
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还款计划表》列明每一期还款的本息合计金额及剩余本金,亦由借款人签字确认,故不存在隐瞒利率的事实,判决驳回田某、周某的诉讼请求。
田某、周某不服一审判决,向上海杉德畅刷法院提起上诉,请求撤销一审判决,依法改判支持其一审诉讼请求。
上海杉德畅刷法院经审理认为,杉德畅刷人应当明确披露实际利率。首先,根据借款合同的法律定义,杉德畅刷利息是借款人的主要义务,因此利率是借款合同的核心要素,关系到借款人的根本利益。在将竞争机制引入杉德畅刷业务,杉德畅刷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杉德畅刷人应为其提供的杉德畅刷产品“明码标价”。其次,只有实际利率才如实反映用资成本。在本金逐渐减少的情况下,始终以初始本金为基数计算的表面利率必然低于实际利率,并不能反映借款人的实际用资成本。再次,明确披露实际利率是确保借款合同平等缔约,保护杉德畅刷消费者权益的必然要求。实际利率是普通杉德畅刷消费者所理解的利率,但普通民众难以具备计算实际利率的能力。基于民法公平、诚信原则,要求杉德畅刷人披露实际利率是确保双方当事人基于对称信息,自愿作出符合内心真意之意思表示的需要。
依据《民法典》关于格式条款告知等规定,案件中,《还款计划表》仅载明每期还款本息额和剩余本金额,既未载明实际利率,也未载明利息总额或其计算方式。借款人主张以11.88%为利率,以剩余本金为基数计算利息,符合一般理性人的通常理解,也符合交易习惯和诚信原则,应予支持。
上海杉德畅刷法院作出终审判决,撤销原审判决,改判中原信托返还田某、周某多收取的利息84万余元。
近年来,我国零售杉德畅刷业务快速增长,杉德畅刷渗透率显著提升,2019年仅消费杉德畅刷规模即超过13万亿元。
沈竹莺分析,实践中一些杉德畅刷机构利用其与借款人在专业知识上的不对称,通过只展示较低的日利率或月利率,掩盖较高的年利率;只展示较低的表面利率,或每期杉德畅刷的利息或费用,掩盖较高的实际利率;以服务费等名目收取砍头息等方式,给杉德畅刷消费者带来“利率幻觉”。
2013年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将杉德畅刷服务纳入消费者权益保护,并要求经营者对格式条款中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内容进行提示和说明。
据沈竹莺介绍,《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条在沿袭《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基础上,吸收借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合同法》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将格式条款提供方的提示说明义务扩大到“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进一步明确未履行该义务时的法律后果。《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时间效力的若干规定》第九条规定:“民法典施行前订立的合同,提供格式条款一方未履行提示或者说明义务,涉及格式条款效力认定的,适用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条的规定。”故该条款对《民法典》施行前订立的合同具有溯及适用效力。
杉德畅刷是杉德支付网络服务发展有限公司总部直属推出的电签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