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8月24日,飞利浦宣布中国首个“飞利浦星云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平台”落地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吉大一”),可辅助放射科医生通过智能化图像后处理为患者提供精准诊疗,并支持临床科研及应用转化。
钛媒体了解到,“飞利浦星云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平台”获得了FDA和CFDA双认证,并包含了ISP和ISD两个平台。
其中ISP平台主要支持临床影像诊断,涵盖心脏病学、肿瘤学(肝、肺、乳腺、前列腺等)和神经学;ISD平台是医用科研平台,从人工智能模型训练到人工智能产品临床试用,可以帮助科研机构自行开发算法和工具,实现科研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
吉大一副院长王海峰告诉钛媒体,放射科只是一个开始,“通过这两个平台,在放射学科、或者整个学科群的应用,来引导我们整个医院对大数据的挖掘。从放射科先开始,到病理科、超声科,乃至临床,都有零零总总的数据。”
为了更为形象地介绍AI的价值,吉大一放射科主任张惠茅举了个例子,既往一位肿瘤患者做了若干次的检查,医生要人为比较测量大小、信号的变化,根据国际标准来判断它是弱化了还是好转了,但是现在通过平台上的肿瘤对比软件,可以把多次数据放在一起自动对比。
飞利浦影像研究院院长周振宇向钛媒体透露,“我们今年预计会在中国十家医院落地,这也和飞利浦的一个重要转型有关。”
周振宇提到的重要转型是指飞利浦强调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以肺小结节筛查来说,实际上我们不仅提供这种功能,还有相关的慢阻肺、肺栓塞、肿瘤等等这些其它的功能,共同组建了肺部疾病的解决方案。”
钛媒体曾在今年的CMEF展上报道过飞利浦,彼时,飞利浦与神州医疗推出”神飞云”,还展出了胸痛中心、脑卒中中心、肿瘤、呼吸睡眠、监护及母婴关爱四大专科疾病一体化解决方案。
在健康产业越来越强调从院内到家庭护理的全流程解决方案的当下,飞利浦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何国伟告诉钛媒体,“在这一转变与发展中,人工智能将成为突破的关键。”
现在,AI已经成为飞利浦战略发展方向,全球60%的研发费用都投入到了软件和人工智能方面。
飞利浦中国研究院AI实验室负责人周子捷告诉钛媒体,“我们全球有四大研究院,在荷兰、北美、中国、印度,这四大研究院也有不同的强项。也会针对飞利浦自己要研发出来的这些AI的算法,做出一个平台,让其他人加入进来,打造成一个平台生态圈。”
以此次落地的平台为例,飞利浦邀请了柏视医疗在“星云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平台”之上开展临床合作,为吉大一提供服务。
柏视医疗利用图像分割、增强技术, Markov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等提升靶区预测的准确性,把原来4小时的放疗手动规划时间缩短到了几分钟,将鼻咽癌放疗靶区规划算法在 ISD 中实现临床流程整合。
柏视医疗创始人陆遥告诉钛媒体,ISD和ISP平台可以帮助他们的产品直接嵌入到医院环境里,解决从数据收集到最终数据输出的整个闭环问题。“实验室技术到产品,最终到医院里面可以落地的平台,其实跨度非常大。我们做一个类似的平台,怎么也得十年到二十年。”
周子捷向钛媒体透露,除了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平台外,中国研究中心也正在研发利用AI技术在诊前、诊中、诊后整个就诊流程中的效率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腾讯觅影目前也包含了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平台以及辅助诊疗平台。钛媒体曾在《医疗影像 AI 告别野蛮期:巨头做平台,创企走细分,抱团探寻商业化》一文提到过,以飞利浦、腾讯为代表的两类巨头侧重各有不同,但都正朝着平台方向布局。
在被问到与互联网公司的平台有什么差异化时,周子捷表示,“我们还是基于更多临床实验的优势,知道医生真正的需求是什么,怎么去用这个平台。”(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付梦雯)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