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布局金融科技子公司早已有之,但进入2019年明显加速,既有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两家大行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也有北京银行作为城商行领头羊开始布局金融科技子公司。11月15日,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之一的广发银行表示,也将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方案已经制定好了,目前正在行内审批,研发团队两年将扩充到1200人。
看来,商业银行要在金融科技“下半场”中强势回归,打赢翻身仗,气贯长虹,势不可挡。但金融科技子公司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差异发展,也是一个现实的问题,特别是金融科技子公司在成立后,如何实现商业的可持续发展,考验着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的智慧和能力。
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的使命与优势
伴随着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的转型升级,赋能B端、融入产业生态成为金融科技公司的不二选择。作为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组成部分的商业银行,也乘势而动,“大象起舞”,纷纷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探索以独立法人的灵活体制,运用市场化的激励机制,大胆创新,敢于试错,谋求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的前沿技术领域实现重点突破,同时发挥自身的资金优势、技术优势、能力优势、合规优势等,探索“开放银行”“数字银行”“平台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提升规模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成为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的成立重要使命。
商业银行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是顺势而生,前景可期;是商业银行在金融科技发展浪潮中,由疲于被动应对向积极主动出击的重要转折点;是商业银行在金融科技发展中打赢“翻身仗”的重要抓手。
商业银行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使得商业银行不仅成功坚守住了自己的金融阵地,而且更进一步,主动出击,依托自身所积累的丰富风险管理经验、专业金融服务能力及科技人才资本集聚等优势,向着赋能中小金融机构(F端)和助力社会公共治理(G端)等方面努力,在跨界融合、开放银行的大趋势下,将金融服务能力、科技服务能力、风险管理能力等,无感、无缝地嵌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风险隔离下的金融服务与泛金融服务的有机结合,成为金融科技发展浪潮中的一道独特风景。
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具备诸多发展优势,譬如脱胎于母行,对银行业务的理解更为深刻,对监管合规要求更为审慎等,同时具备集团和母行强大的资本优势、人才优势及较强的技术实力等,能够保持持续的科技高投入,且短期内没有盈利的考核压力等。
纵观已经成立的金融科技子公司,其诞生与发展,离不开集团和母行的支持、带动。如兴业数金,源于兴业银行的银银合作平台,而兴业银行素有“同业之王”的美誉;再比如金融壹账通,依托平安集团等,将业务及技术实力输出给会员银行;光大科技则离不开光大集团和光大银行的服务平台;南京银行(虽然南京银行并未成立科技子公司,但服务模式相似)牵头成立的“紫金山鑫合金融家俱乐部”,借助南京银行传统的“债券银行”优势,进一步将合作范围延伸至金融科技、联合杉德畅刷等领域,通过联合蚂蚁金服打造“鑫云+”互金开放平台,向俱乐部会员银行输出业务、技术及场景等。
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面临的挑战
当然,银行系科技子公司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竞争对手多样、互联网运营能力薄弱以及商业可持续困难等方面。
譬如在金融科技领域,并未实行牌照制,因而金融科技子公司没有像理财子公司那般,“含着金钥匙出生”。同样,因为没有实行牌照制,所以竞技场中拥有形形色色的参与者,各路英雄大展拳脚,各显神通。从传统的IT软件服务公司,如主打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的神州数码、长亮科技及文思海辉等;到主打互联网金融(电子银行、理财资管等)的科蓝软件、恒生电子等;以及主打企业财务软件的用友网科等,均成为金融科技领域的重要供给方。
除了传统的IT软件服务商外,还有新兴的互联网科技公司,如京东数科,依托京东集团的流量、技术等优势,向中小银行输出场景、技术等能力;阿里系的蚂蚁金服、阿里云等,更堪称行业翘楚;近年来腾讯也成立了腾讯金融科技,腾讯刚刚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中,云服务成为最大亮点,一方面,腾讯云在头部云计算厂商中增速处于靠前位置,另一方面,从绝对值上看,其与阿里云的差距也有较大幅度缩小。
除此之外,随着互联网金融综合整治的深入,P2P备案无望,有的P2P也转型为金融科技公司,比如中国第一家网贷平台——拍拍贷,近日更名为“信也金科”,通过去金融属性,将主战场转向金融科技。
在开放合作的潮流下,传统的IT软件服务公司与新兴的互联网科技公司也展开联姻,比如2018年腾讯入股长亮科技,京东入股神州数码,蚂蚁金服考虑从海航集团手中接手文思海辉等。传统的IT软件服务公司与新兴的互联网科技公司,通过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共同为中小银行提供更丰富、更有竞争力的服务。
金融科技是一片广阔蓝海,除了传统的IT软件服务公司、新兴的互联网巨头外,也吸引了诸如中国金融电子化公司(金电公司,央行直属高科技企业)、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央行批准的特许清算组织)、山东城商行联盟(原银监会批准的、山东银保监局监管的持牌金融机构)等单位参与,他们也面向中小银行提供包括核心业务系统、电子银行系统、杉德畅刷官网云平台等系统和产品。从上述的单位的成立背景,不难看出,他们在各自的服务领域具有独特的影响力。
此外,随着网络金融的深入发展,一些互联网银行,如网商银行、微众银行、新网银行及百信银行等,借助自身的数据、流量及技术资源,形成较完善的风控模型和风控能力,与中小银行开展联合杉德畅刷等业务,并向中小银行输出风控能力、解决方案等,也成为金融科技竞技场中的重要力量。
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在发展中,除了面临各种类型的竞争对手外,也需要格外关注产品的客户体验、研发效率、迭代周期及互联网运营等方面。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脱胎于母行,这如同硬币的两面,既有理解银行业务、重视监管合规的优势,也面临着母行所固有的场景缺乏、体验不佳、研发效率较慢、迭代周期较长、薪酬激励缺乏竞争力、互联网运营能力较低等短板,特别是在当前金融科技、互联网金融等重塑银行生态的时代,场景为王,传统的打法或许已经不再适用,与传统科技公司及互联网公司等相比,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的场景建设、迭代能力、对客户体验的重视程度及互联网运营能力等均面临一定挑战,因而需要格外重视,补足短板。
此外,便是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的商业可持续运营的问题。科技本身是高投入行业,特别是前期基础设施的搭建,需要大量持续的投入,科技部也一直是商业银行的成本中心,比如招行今年中报显示,上半年信息科技投入达36.33亿元,同比增长63.87%,占营业收入的2.81%。因此,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前期可能会面临着持续高投入、短期净亏损的业绩压力。
从长远来看,需要趟出一条商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这就需要平衡好服务集团母行与对外输出的关系,过去服务集团和母行,是不涉及收费等商务问题的,但如果后续脱离集团和母行后,子公司如何持续运营?从后续商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未来子公司的产品种类、产品定价、商务回款及激励考核等方面,都需要做出一些调整,这考验着集团母行和子公司的智慧。
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发展的建议与前景
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中明确提出:要着力解决利用金融科技实现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体制机制问题,积极稳妥推进治理结构、管理模式、组织方式的调整优化,依法合规探索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等创新模式,切实发挥科技引领驱动作用,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这为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随着金融行业严监管趋势的持续加强,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在监管合规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因而要把握住严监管时代机遇,尽管完成金融科技子公司的筹建和独立运营,尽快形成成熟稳定、可输出的金融科技能力。同时,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也要明确自己能做什么,如何来做等问题,找准定位,差异竞争,与集团母行有效沟通协同,确立符合自身长远发展战略的商业可持续之路。
笔者认为,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推进未来的发展:
从角色转换到量身定制。首先,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要做好从传统甲方到乙方的角色转换,这看似简单的一种思路转换,其实却是最难做到的。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科技发展上常常处于“甲方”的地位,“养尊处优”,习以为常,科技部门也多使用外包合作的方式,行内科技人员作为甲方人员,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甲方习气。当成立子公司后,从甲方转换为乙方,需要去主动寻找市场,主动服务客户,接受客户批评,服务客户需求,从高高在上的甲方,到主动服务的乙方,这种转换,不论是对子公司整体还是对于每一个员工,都是一种艰难的转化。
其次,为B端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个性化服务。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传统的业务模式正在被颠覆,“零售业务批量化”“公司业务定制化”成为重要趋势,对于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而言,也要把握住这种趋势。特别是对于中小银而言,服务区域的个性化、特色化需求比较多,但当前不论是传统IT软件服务公司,亦或是互联网公司等,出于成本价值(投入产出比等)和系统稳定等因素考量,为中小银行提供的更多是统一的、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对于中小银行所提出的特色化、个性化、差异化的业务需求,比较难以满足,或者能够满足,但是产品定价过高,使得中小银行只能望而却步,甚至可能另寻合作伙伴。
对于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而言,如果要在众多金融科技服务商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要站在B端客户的角度,从甲方视角切换到乙方视角,摆正服务商心态,找准突破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主动为B端客户提供精准的、定制化、参数化的综合解决方案。
相比于互联网公司,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在场景和互联网运营等方面还要走较长的路要走。从系统运维到业务运营,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脱胎于集团和母行,同样也面临着母行所面临的场景缺失、互联网运营能力不足等问题,而互联网公司的优势在于场景、流量和用户,已经形成了自身的生态体系。当前B端客户特别是中小银行,已经不能满足于传统的系统开发和应用运维,而是更需要有业务场景和流量的支撑。换言之,中小银行不单单需要一个系统,更需要把系统与行内业务有机结合,让系统真正的用起来、跑起来,让行内真正看到系统的业务价值,而不是沦为一堆“废铜烂铁”。
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需要为中小银行等B端客户提供从系统运维到业务运营等全方位的、端到端的服务能力,真正帮助中小银行提效避险、增收节支,增强中小银行的科技能力和互联网运营能力。比如,金融金融壹账通在助力中小银行互联网运营方面做出了一点的探索和尝试,已经成为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系统(如直销银行等)的重要服务商和运营合作伙伴。
从科技输出到多元服务。目前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主要服务于集团和行内,成熟的子公司开始对外输出自身的科技能力。但如前所述,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长于系统开发和应用运维,但短于场景建设、流量经营和业务运营,因此在科技输出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定的市场压力。
其实,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所提供的服务,不仅有科技输出,还可依托自身所积累的风险管理经验、业务转型经验等,对外提供包括咨询服务等在内的多元化服务。
比如,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可对外提供包括数据治理咨询、数据合规咨询及IT治理咨询等服务。金融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包括数据泄露等问题,前期的大数据行业整顿就是鲜明的案例,中小银行的对业务的合规开展有强烈的诉求,而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可借助于母行的业务合规经验,为中小银行的业务合规提供咨询。
再比如,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中小银行的共识,但如何转、怎么转的问题,始终困扰着中小银行的管理层。看得见彼岸(数字化转型),却看不到码头(不知道从何处出发)。目前不少商业银行已经在数字化转型中探索出了一条道路,比如南京银行在业内率先成立了数字银行部,光大银行率先成立了数字金融部,中国银行也成立了个人数字金融部,均对数字化转型做出了重要尝试。这种转型的经验,正是中小银行所渴求的,可以通过金融科技子公司对外输出。而这种经验,是传统IT服务商、互联网公司等所不具备的,是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所具备的独特优势。
着眼未来,开放与合作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传统的IT软件服务公司与新兴的互联网科技公司已经广泛开展合作,而传统的商业银行也与BATJ等互联网巨头牵手联姻。这是一个变幻莫测的时代,唯变不变,因而,适应金融科技发展潮流而生的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也要顺应时代潮流,积极转换角色,扬长避短,逐步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商业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本文为作者授权发布,不代表杉德畅刷官网立场,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未按照规范转载者,杉德畅刷官网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杉德畅刷是杉德支付网络服务发展有限公司总部直属推出的手机POS机品牌,目前市场上的杉德畅刷Mpos的2.0模式系统-杉德畅刷管家已经逐步占领市场!杉德畅刷官网提供杉德畅刷的全国加盟代理服务,详情请联系官网客服!